您所在的位置
首页 > 新闻中心 >
新闻中心

莲心学苑:父母赢了孩子却输了亲情?揭秘亲子沟通中的双赢之道

时间:2025-07-02来源:莲心学苑点击:

在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,很多时候,家长的行为实质是用各种手段“赢了”孩子。 比如:强制孩子听从家长的安排做事,而不听孩子的声音;逃避孩子的亲近,以保证自己的独处时间;诉说自己的良苦用心,让孩子为自己的付出让步。

 

37daec2a301391029e8bf75f447654c3.png

时间久了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便形成了固定模式。 这时,我们发现,所有的问题还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里,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。

 而且,孩子的不良行为比以前更甚;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,距离也越来越远了。 如果家长与孩子陷入“对错”“公平”的争论里,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的,原本一颗灰尘大的小事,也可能扩散成不可收拾的局面。


来自山西的可乐的妈妈管理着一家公司,尽管每天的工作都很忙,她仍与女儿约定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她玩耍。 一天,可乐与妈妈相约晚上7点去网球场打网球。 可是,约定时间过了很久了,妈妈还是没有回来,也没有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。

可乐感到很生气,也很难过,觉得妈妈不守信用。 而妈妈呢,一边急急忙忙地赶工作,一边想着如何向女儿解释自己的失约行为,就是忘记了提前往家里打个电话。

f77f5c95691892c6600bb95e04dd2f51.png


终于,在晚上9点的时钟响起时,妈妈走进了家门。 尽管网球场10点才会锁门,但可乐也不能去打球了,她休息的时间要到了。 长时间的等待,可乐已经很烦躁了,她听不进任何解释了,她只想着是妈妈的失信毁了本可拥有的美好时光。

 妈妈则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加快工作的步调了,而且也向孩子解释了原因,应该获得孩子的谅解。 终于,母女之间的“大战”爆发了:妈妈觉得可乐在无理取闹;而可乐显然觉得妈妈失信在先,发脾气在后,这对自己相当不公平。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不休,最终不欢而散。

其实,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经常发生。 我们身边很多的父母都像事例中的可乐妈妈一样,在与孩子之间有矛盾后,首先要让自己“赢了”孩子,然后借此告知孩子某些道理。

 但是“赢了”孩子并不等于“赢得”孩子。因为,家长总通过控制、惩罚等方式去赢孩子,以为这样孩子才会听自己的,却会导致孩子成为失败者。

 当孩子感到自己总是失败的时候,要么会愤而反抗,要么变得盲目顺从。


9ad0d214e23487b6e074657c7a3d2a5e.png

如果换一种方式呢?家长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,相信他有能力与大人合作,并允许他们付出自己的力量时,家长就可以赢得孩子。 

在上面的案例中,可乐“无理取闹”是因为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她希望得到妈妈的倾听和理解,而不是她的自我辩护。

这个时候,作为家长的正确做法是,不辩解自己当天的工作如何忙碌,先表达对孩子的理解:“妈妈知道,今天没有按时赶回来陪你打网球,你很生气,也很难过。” 


808cf32d27c1af18191dd32f62a02745.png

接着,妈妈可以跟可乐分享自己的遭遇,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。 这时,孩子可能对你的遭遇会产生很大的兴趣,知道你能理解他后,会详细述说自己的感受,并提出自己的诉求。 

如果家长的态度是真诚、友善的,那么孩子也愿意倾听。接下来,家长就可以与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了。

 事情发生以后,为了这件事情争吵便变得毫无意义,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同样问题的发生,这需要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努力。 专注于解决问题,会将家长与孩子从负面情绪和追究责任中解脱出来,让彼此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合作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 


同时,家长与孩子都会在事件中成长,慢慢学会把投入无意义事情中的时间和精力收回来,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 

下面是“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”,这是一个能营造出孩子愿意听、愿意合作的气氛的好方法,当你掌握了这个方法,你便“赢得”了孩子。

Tip


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

1、表达对孩子心里感受的理解,且需要向孩子核实你的感知是正确的。

2、表达对孩子感受的同情,分享你的同等遭遇,并告知孩子:你的感受是被理解的,但是某些行为,比如打断别人说话或者乱发脾气,并不妥当。通过具体指出不当行为,家长可以更清晰地指导孩子如何改进。

3、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。当然,进行这一步的前提是,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两步。

4、专注于解决问题。已经发生的事需要如何补救?如何避免以后再出现同样问题或事件?先问问孩子的想法,家长也适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建议,直到双方达成共识。

素材来源: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予以删除。